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正文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展现学科实力 2025集成电路与微纳光电子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来源:本站     2025-06-23

6月20日—22日,由山东电子学会、枣庄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集成电路与微纳光电子学术研讨会”在枣庄学院圆满落幕。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管恩文,枣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永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丛海林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并致辞。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史志远,枣庄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慧,枣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杜飞廉应邀出席会议。

图片3.png

(活动现场图片1)

国际顶尖学者齐聚 共探技术前沿

作为枣庄学院在集成电路与微纳光电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枣庄学院名誉校长姚建铨,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电磁学和电磁超材料专家、东南大学新生学院院长崔铁军,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新明工程学讲席教授李德富,以及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跃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58所科技委主任、南京大学教授于宗光等18位国家级人才参会并做报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奥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应邀参会,省内高校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本次活动,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开幕式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目海主持。

图片4.png

(活动现场图片2)

政企学研深度融合 共筑科技创新“强磁场”

管恩文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推动我省建设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要集聚区、融合应用引领示范区和技术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务实举措。希望枣庄学院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构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5.png

(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管恩文)

陈永生在致辞中强调,枣庄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集成电路产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链长强力推进,集中力量实施延链补链行动,并因地制宜发挥各区(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优势。枣庄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携手合作,共同开创“芯”辉煌、“光”耀未来的新篇章。

图片6.png

(枣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陈永生)


丛海林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提出枣庄学院聚焦集成电路与微纳光电子领域,在太赫兹技术、微纳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产业供给高质量的人才。

图片7.png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丛海林)

研讨会采用 “主旨报告 + 分论坛 + 产业对接” 的多元议程设置。姚建铨、崔铁军、李德富、于宗光、王跃林等专家分别在主论坛做“激光与太赫兹技术”“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在集成电路中的潜在应用”“AI and Machine Learning for 6G and IMT-2030”“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热点”“MEMS 创新与产业化”主旨报告。

图片8.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枣庄学院名誉校长  姚建铨)

图片9.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电磁学和电磁超材料专家、东南大学新生学院院长  崔铁军)

图片10.png

IEEE FellowAAAS FellowACE Fellow、休斯顿大学教授韩竹,IEEE FellowAAIA FellowIET Fellow、美国奥本大学教授毛世文,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陈舒,上海大学副研究员丁星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赵见国,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吕俊鹏,南京大学学院教授吴敬波,清华大学副教授赵晓光等专家在分论坛作报告。

图片11.png

(活动现场图片3)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参观了集成电路相关设备展览。

图片12.png

(活动现场图片4)

在本次会议期间,枣庄学院在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枣庄学院集成电路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并为相关成员单位颁发证书。

图片13.png

(活动现场图片5)

图片14.png

(活动现场图片6)

与会专家同参展企业代表深入探讨技术细节、研判创新应用场景,并就产业趋势、研发挑战及国际合作潜力深入交换意见。此举不仅深化了学术界对产业实践的认知,更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务实平台。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枣庄学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学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要工作。未来,学会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返回列表页